给孩子祛湿,应该从春天就开始

时间:2021-7-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626906.html

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正是阳气生发的时节。但这个季节很多孩子都出现了懒懒没有精神,觉多睡不醒等情况。

如果湿气困住了脾阳,脾阳被遏,湿气留滞,孩子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湿气重的表现

精神恹恹、倦怠乏力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可以把水谷化为精微物质,供养全身。《黄帝内经》中“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脾阳被湿气所困,不能向上输送精微物质,人就会头脑昏沉,没有精神;不能像四肢百骸输送营养,人就会四肢乏力、肌肉酸痛、头重脚轻。

中气停滞、便溏泄泻

脾胃互为表里,“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宜升清,胃宜降浊。如果脾阳困于湿气,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人体则会出现一系列便溏、泄泻症状。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意思是说,浊气停留在中部,易出现腹胀满闷等症状,精微物质下流,易出现便溏、泄泻等症状。

唾液增多,聚湿成痰

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即唾液中比较清稀的部分。如果脾阳失守,脾气不能固摄津液,则会出现涎液增多,或睡觉流口水等症状。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如果湿气过重,聚而成痰,人体则容易出现偶有咳嗽咳痰,嗓子不清爽等症状。

舌苔胖大,兼有齿痕

湿气重的典型舌象,为舌头偏大,水润滑腻,甚至如涂油脂,有的舌头两边还会兼有齿痕,俗称为“齿痕舌、胖大舌”。

舌苔偏白多为寒湿,舌苔偏黄多为湿热。

调理方法

古代医家调养湿气困脾,一直都是祛湿和补脾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名家们一直都在强调,“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对于春乏湿困的人来说,在食用八珍米调养脾胃的同时,可以喝一点祛湿的饮品,薏苡仁赤小豆粥、薏苡仁山药芡实粥,效果都很不错。

薏苡仁山药芡实的比例为3:1:0.3,也可适当加一点其他谷物,芡实少量即可,不建议过多食用。

第一步:添加客服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