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泄泻 > 饮食保健 > 中医学零玖

  • 中医学零玖

    时间:2021-4-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第三节 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又称“内生五气”,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失调和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异常,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病机变化。

    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表现类似,为予以区别,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主要区别在于:内生五邪并非致病因素,而是脏腑阴阳失调和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异常所致内伤病的病机变化;外感六淫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的病证归类,归纳出某些特定脏腑的病变规律,如内风与肝关系密切,内寒与脾、肾关系密切,内湿与脾关系密切,内燥与肺、胃、大肠关系密切,内火则五脏皆可见到。因此,内生五邪病机丰富了脏腑辨证的内容。

    一、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即“内风”,与外风相对而言,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体内阳气亢逆而致风动之征的病机变化。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风气内动,多由于阳盛而亢逆,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所致。“风胜则动”,故以眩晕、头或肢体动摇、抽搐、震颤等为内风的症状特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简明概括风的临床表现,而且指出与肝密切相关。《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明确提出体内阳气亢逆变动为内风的主要病机。

    风气内动的病机,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热极生风为实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为虚风,肝阳化风属本虚标实之证。

    (一)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指肝阳偏亢,或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致肝阳亢逆无制而动风的病机变化。多由于情志所伤,肝郁化火;或年老肝肾阴亏;或操劳过度等,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常见临床表现,轻者可见眩晕欲仆,筋惕肉,肢麻震颤,或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卒然仆倒,神志昏迷,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二)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指邪热炽盛,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常而动风的病机变化。多由于火热亢盛,煎灼津液,致使筋脉失常,动而生风。见于热性病的极期,临床可见在高热不退基础上,出现痉厥,抽搐,鼻翼扇动,目睛上吊,神昏谵语等症状。

    (三)阴虚风动

    阴虚风动,指阴气衰竭,宁静、抑制功能减退而动风的病机变化。多由于阴气和津液大量亏损,阴虚则阳亢,抑制能力减弱,加之筋脉失于滋润,则虚风内动。多见于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临床可见筋挛肉,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并见低热起伏、舌光红少苔、脉细等阴虚症状。

    (四)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是指血液虚少,筋脉失养而动风的病机变化。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致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此外,血燥生风,指血虚津亏,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而生风的病机变化。多由久病伤阴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等原因,导致局部或全身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血燥而化风。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伴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状。

    内风与外风的区别与联系:内风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体内阳气亢逆而致风动之征的病机变化,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为里证,临床以眩晕、头或肢体动摇、抽搐、震颤等为特征表现;外风是感受风邪而导致的外感表证,常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等症状。外风侵袭机体,可引动内风;反之,内风日久不愈,正气不足,亦可招致外风侵袭人体而发病。

    二、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机变化。

    寒从中生,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以致阳气虚衰。阳气虚衰,不能制阴,故阴寒内盛。

    内寒病机主要包括阳虚温煦失常、气化失司两个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内寒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故脾肾阳气虚衰,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临床常见面色白,畏寒喜热,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脉象沉迟,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症状。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血脉,则血脉绌急收引,血流迟缓不畅,可致血液停积,形成瘀血。临床以疼痛剧烈,痛处固定,遇寒加重为症状特征。

    阳气虚衰,气化失司,蒸化水液的功能减退,津液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形成水湿、痰饮等。临床常见内寒兼湿、挟瘀。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泄泻,或水肿等症状。

    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内寒是以虚为主,而兼寒象;外寒则以寒为主,或可兼虚。外寒之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

    三、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指由于脾气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机变化。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为“脾虚生湿”。

    内湿的形成,多因过食肥甘,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素体肥胖,喜静少动,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气化。因此,内湿不仅由脾阳虚津液不化而形成,在肾阳虚衰时,亦必然影响及脾之运化而导致湿浊内生。反之,由于湿为阴邪,湿胜则可损伤阳气,故湿浊内困,久之必损及脾肾阳气,而致阳虚湿盛之证。另外,湿浊可以聚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变生多种病患。

    湿性重浊黏滞,多阻遏气机,故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湿浊虽可阻滞于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仍以湿阻中焦脾胃为多。

    外湿与内湿在其形成方面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亦常相互影响。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脾失健运又滋生内湿;脾虚湿盛之体,亦每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四、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与外燥相对而言,指体内津液耗伤而干燥少津的病机变化。多因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津液亏少,以及热性病过程中的热盛伤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从而燥由内而生,临床多见干燥失润等病变。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而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临床多见津液枯涸、阴虚内热之证,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少等。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可见食少、舌光红无苔;以肠燥为主,则兼见便秘等症。

    内燥与外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燥伤人多在秋季,多易伤肺;内燥则由于全身脏腑组织功能失常,津液亏少所致,可以发生在各脏腑组织,但以肺、胃、大肠多见。无论外燥还是内燥,都以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滋润为特征。

    五、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与外火相对而言,指脏腑阴阳失调,而致火热内扰的病机变化。

    火热内生,多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五志化火,或气血壅滞、病邪郁结,郁而化火所致。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

    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分,阳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化火多属实火;阴虚火旺则属虚火。

    (一)阳盛化火

    病理性的阳邪亢盛称为“壮火”,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阳邪亢盛,功能亢奋,可见壮热,面赤,烦躁,大汗,舌红,脉数等一派热象;阳盛则阴病,必然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津,兼见口渴,尿少,便秘等症状。

    (二)邪郁化火

    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外感六淫病邪,在疾病过程中,皆可郁滞而从阳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其二,病理产物郁积(如痰浊、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亦能郁而化火。

    (三)五志过极化火

    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指由于情志刺激,影响脏腑精气阴阳的协调平衡,导致气机郁结或亢逆,气郁日久则可化热,气逆自可化火,因之火热内生。如情志内伤,抑郁不畅,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

    (四)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又称阴虚之火,属虚火。多由于阴液大伤,阴虚阳亢,虚热虚火内生。一般而言,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火旺,多见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的火热征象,如虚火上炎所致的牙痛、齿衄、咽痛、颧红等。

    内火与外火的区别与联系:内火的病机特点为脏腑功能失调,阳气郁滞,所致的实火或虚火,病位在里在脏腑;外感火热病邪袭表,病位在表在肺卫,伴有表证。外火可入里引发内火;内火日久损伤肺卫,亦可易于招致外感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发病。

    第四节 疾病传变

    疾病从发生、发展到转归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致病因素和患者体质强弱不同,所处环境条件有所差异,以及治疗、康复及护理措施的得当与否,都能影响到疾病发展和转归,使疾病过程错综复杂。

    传变,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研究疾病传变,就是阐明疾病过程中各种病机的演变、发展规律。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疾病传变,不外两种形式:一是病位的传移,二是病性的变化。

    (一)病位传变

    病位,即疾病所在的部位。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表里之间、内脏之间,均有经络相互沟通联络,气血津液循环贯通。病位传变,即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或其他脏腑传移,引起疾病的发展变化。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便能把握病势发展趋向,从而抓紧时机进行早诊早治,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将疾病治愈在初期阶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实施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常见的病位传变,包括表里之间与内脏之间的传变,而外感病和内伤病的传变又各有特点。

    1.表里传变

    表里传变,又称表里出入、内外传变,代表病变部位深浅和病势变化轻重的趋势。外感病发于表,其病位主要是自表入里、由浅而深,或向相反方向传变。所以,外感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表里传变,主要表现为表邪入里,或里病出表。

    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指的病变部位并不是固定的。病在表,多见皮毛、肌腠、经络的病机变化及其临床表现;病在里,多见脏腑、精气血津液的病机变化及其临床表现。

    (1)表病入里亦即表邪入里,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的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内传入里,病及脏腑的病机传变过程。常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或中期,是疾病向纵深发展的反映。多由于机体正气受损,抗病能力减退,病邪得以向里发展;或因邪气过盛,正不敌邪,或因失治、误治等因素,以致表邪不解,迅速传变入里而成。

    病邪由表入里的传变,多按规律而依次相传,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病邪依次内传,转化入里,多由于正气渐损,正不胜邪所致。若正气抗邪无力,病邪长驱直入,则可表现为直中的传变形式。病邪直中入里,多由于邪气过盛,暴伤正气,正不敌邪而成,或为内外病邪相引所致。

    (2)里病出表指病邪原本位于脏腑等在里层次,而后由于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机传变过程。

    病邪由里出表,主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抗病和驱邪能力。若正能胜邪,驱邪外出,则病由里出表;反之则正气内溃,病邪继续内陷深入,则里病难有外达之可能。里病出表,多为邪有出路,病势有好转或向愈之机,其病机发展为顺。反之,病邪内陷,正气日衰,病势恶化,则病机发展为逆。

    2.外感热病传变

    外感热病,指外邪侵入人体,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伤寒为外感热病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狭义伤寒即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外感热病传变规律,基本是表里传变,但内传入里后,亦见脏腑间的传变。不同的外感热病,其病位传变的形式又有所区别,主要有伤寒六经传变、温病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

    (1)伤寒六经传变指外邪循六经传变,由表入里,渐次深入。一般传变规律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称为“循经传”。六经传变,还有一些特殊的传变形式,如越经传、表里传、直中、合病与并病等。

    (2)温病卫气营血传变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移变化。一般而言,病在卫分为病势较轻浅;病在气分为邪已传里,病势较重;病在营分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病在血分为邪气更加深入,最为严重。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为温热病由表入里、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疾病演变过程,揭示了病变的不同程度和阶段。

    (3)温病三焦传变指温病的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焦而发生传移变化。三焦病变的传变规律有顺逆之分:顺传,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由此而传入中焦脾胃,中焦病不愈,则传入下焦肝肾。逆传,即由肺而传入心包,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外感温热篇》)”。

    3.内伤病传变

    内伤病是内脏遭到某些病因损伤所导致的一类疾病。因此,内伤病的基本病位在脏腑。内伤病的传变形式,主要有脏腑之间的传变、经络之间的传变、经络与脏腑之间的传变。

    (1)脏腑之间的传变包括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及形脏之间传变。

    脏与脏传变即病位传变发生于五脏之间,是内伤病最主要的病位传变形式。脏与脏发生传变的机理,除经络的联系外,阴阳五行关系失调、气血津液关系失常等,均可引起病邪从一脏传及他脏。脏与脏传变的一般规律主要有母子相及、相乘、相侮等,详见“五行学说”部分。

    脏与腑传变即病位传变发生于脏与腑之间,或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多见于脏腑之间表里相合关系的传变。脏腑表里相合之间,有经脉相互络属,病机变化相互影响,使得病邪在脏与腑之间传变。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得大肠腑气传导向下而清肃下降,大肠得肺之肃降而传导粪便,若肺失肃降,则导致大肠腑气不通而发生便秘;反之若大肠实热,积滞不通,亦可致肺失肃降,出现胸满而喘咳。此外,尚有因脏腑功能联系密切,故其病变亦可相互影响,如肝气横逆犯胃、脾之湿热熏蒸导致而成黄疸等。

    腑与腑传变即病位传变在六腑之间发生传移变化。六腑各自有明确分工,共同参与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因此,一腑功能失常往往会影响及另一腑,导致病变。如大肠传导失常,腑气不通,则可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呕恶等症状。

    形脏内外传变即病邪通过形体官窍而内传相合之脏腑,或脏腑病变影响相应的形体官窍。外邪侵袭形体官窍后,多沿经脉传入脏腑。如寒邪袭表,多通过口鼻、皮毛客于手太阴肺经,再内传于肺而致肺失宣肃,出现咳嗽、喘促等症。反之,病变亦可由脏腑经过经脉,外传于形体官窍。如肝血不足可见筋脉拘急,肝火上炎可见两目红赤,肝经湿热可见阴部湿疹瘙痒等。

    (2)经络之间的传变指经脉之间阴阳相贯,一经有病必然传至他经,或影响相联系的其他各经。如足厥阴肝经,布胁肋,注肺中,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循经上犯,灼伤肺经,即所谓木火刑金,而出现胸胁灼痛、咳嗽、咳引胸痛等肺肝两经之证。

    (3)经络脏腑之间的传变指邪气由经脉传至脏腑,或由脏腑传至经脉。如心肺有病,通过其所属经脉的循行部位而反映出来,出现胸痛、臂痛等症。

    (二)病性转化

    病性转化,即疾病证候的性质转化,主要包括寒热转化与虚实转化。

    1.寒热转化

    寒热转化,指疾病过程中,病机性质由寒转化为热,或由热转化为寒的过程。

    寒证与热证是机体阴阳失调所导致的两种性质相反的病机变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在“极”或“重”的条件下,阴阳之间向相反方面转化,包括由阴转阳即由寒化热,或由阳转阴即由热化寒。详见病机“阴阳失调”部分。

    2.虚实转化

    虚实转化,指疾病过程中,病机性质由虚转化为实,或由实证转化为虚证的过程。虚实转化决定于邪正盛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经常发生着变化,当邪正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达到主要与次要矛盾方面互易其位的程度时,则疾病的虚实性质亦会发生转变,呈现由实转虚或由虚致实的变化。详见病机“邪正盛衰”部分。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在决定并影响疾病传变的各种因素中,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决定疾病传变与否,而且决定着传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影响传变的因素不外正邪两个方面,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诊治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和时令气候,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并共同作用于人体,对疾病的传变发生影响。

    一般而言,地域因素的长期作用,形成不同地理环境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的差异,同时亦影响疾病的传变。如居处海拔高,气候干燥地域的人群,感邪后较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而居处海拔低,气候潮湿地域的人群,感邪后病变较易化湿,伤气伤阳。

    时令气候对疾病的影响也很大,其中包括对疾病传变的影响。一般而言,阳热病证,其病情多在阳旺的春季加重,而在阴盛的秋季减轻;反之,阴寒病证,其病情多在阴盛的秋季加重,而在阳旺的春季减轻。另外,一日之中,疾病受时辰的影响,也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不同变化。

    (二)生活因素

    生活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经常使人容易产生各种焦虑不安等情绪变化,加上家庭或工作环境的不和谐,容易导致人的精神状态改变,日久则影响脏腑功能的正常,产生各种疾病或导致疾病的传变。如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情愉悦,饮食合理,劳逸得当,则机体正气充足,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也利于疾病恢复向愈。反之,如家庭矛盾冲突,工作失利,心境恶劣,饮食不当,以及劳逸失度等,则易导致正气不足,不利于疾病恢复,且易加重病情。

    (三)体质因素

    体质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其一,体质决定正气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如体质壮实者,正气充足,一般不易感受病邪,一旦感邪则发病急速,但传变较少,病程亦较短暂;体质虚弱者,正气不足,则易于感邪,且邪易深入,发病病势较缓,病程缠绵而多传变。其二,体质决定病邪从化。一般而言,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易向实热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实寒或虚寒证演变。例如,同为湿邪,阳偏盛体质者得之,则湿从阳而化热,形成湿热病机;若阴偏盛体质者得之,则湿从阴而寒化,形成寒湿病机。

    (四)病邪因素

    病邪是影响疾病传变的重要因素,病位、病性传变以及疾病传变速度等,都受到感邪轻重、病邪性质等的影响。

    疾病传变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淫病邪,一般阳邪传变较快,特别是火(热)邪、风邪、暑邪;阴邪传变较慢,特别是湿邪黏滞而较少传变。疠气则发病急骤,传变急速。另外,邪盛则传变较快,邪微则传变缓慢。

    由于病邪性质的不同,其伤人的途径、病位传变的路径亦有较大的差异。外感病以表里传变为主,伤寒多六经传变,而温病多卫气营血、三焦传变。内伤病主要是脏腑传变,亦可表里相及;外伤对疾病传变也有重要影响。

    (五)诊治因素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诊治因素是疾病传变中较为关键的因素,是否做到早期诊治,直接关系到疾病传变或转归。

    早期正确的诊断与治疗,体现中医学“既病防变”思想,可及时阻断、中止疾病发展和传变,使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或使患者转危为安,以至痊愈。反之,若诊断失误,或未能及早治疗,错过最佳干预时期;或诊断虽明确,但失治误治,或护理不当,则可损伤人体正气,助长邪气,以至变证迭起,甚至预后不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