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全国新型肺炎感染最新数据! 今天是大年初八,武汉封城的第10天,新型肺炎疫情依旧严峻。 截止到2月1日11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疑似病例例,死亡例,治愈例。 1月3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例,新增重症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46例(湖北省45例、重庆市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2例,新增疑似病例例。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发时期。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地闯进了人们的生活,每日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早日祛除病毒,是所有中国人的心愿。 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在人际传播吗? 研究表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人际传播,人们通常是在住家、公共场所或医疗机构等地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受到感染。 如何预防是关键! 《黄帝内经》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我们古人说的正气可大致理解为现代所说的免疫力。只有我们免疫力强了,我们的身体才不容易被病毒入侵。 除了基本的防护工作:如勤洗手、多运动、戴口罩、注意食物卫生等,提升自身免疫力是必不可少的。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5大要点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勤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提升自身免疫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通知!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工作的通知》,医院积极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并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治疗。 这就不得不提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法宝:中医艾灸。 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在56℃的温度下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灸法可在5分钟左右使皮肤表面温度达60℃左右,并可维持施灸部位组织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高温以达到灭活病原体的作用,有效灭活病毒。另外,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促诱生干扰素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中医院艾灸杀菌! 图:1月26日16时许,医院的门诊大厅里飘满艾香,烟气氤氲,患者和医务人员穿梭其间。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防治新型肺炎这一场战役中,医院医护人员及就诊患者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医院的门诊大厅、门诊服务台、病房、通道等,燃起了艾条,用艾烟驱疫戾之气。轻薄的艾烟丝丝缕缕飘满空中,起着除湿、除菌、杀虫的作用。 这一做法既是响应国家要求重视中医中药的号召,也是借鉴年“非典”时期,因在日常消毒中借助艾条熏艾而几乎没有发生交叉感染的广州中医院的做法。当时,广州中医院没有死亡病例,几乎没有发生交叉感染。 艾叶防疫,历史已久! 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端午时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以期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 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吴蜀,大致就是今天的川、鄂等长江流域一带。说明艾灸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详细记载了瘟疫爆发时“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的预防措施,而且评价该方法效果极佳。 艾叶性温,燃之则有温阳补气,扶正驱邪的作用,而灸疮溃破,犹如“开门驱贼”(出自《外台秘要》),故古人用灸法治疗“时疫”。清代亦有灸气海穴,治疗“凝滞若痞,山岚瘴疠”(出自《太乙离火感应神针》)。 肺炎防治期间,建议大家每日用艾灸自我保健,并用艾条对居住环境进行燃熏。 艾灸提高人体免疫力! 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曾于年对体弱多病的小学生群体做试验,让孩子们连续艾灸一个月,一个月后发现艾灸过的孩子生病率极低。此事当时在日本引起极大的轰动,时至今日,日本艾灸已成为全民保健的必修课。 艾灸是传统的治疗保健方法之一,不仅可以扶正祛邪,亦可增强免疫力。《扁鹊心法》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前往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带领专家组医院临床一线诊治病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仝小林介绍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邪为“寒湿”,中医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级专家组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医院 仝小林院士 艾灸对预防肺炎有很好的效果。在病毒爆发的关键期,建议大家经常做艾灸,提高自身免疫力,让我们的身体对新型冠状病毒关上大门。 那么,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高自身免疫力,我们应该具体施灸哪些穴位呢?下面,就介绍几个实用穴位,供大家在家庭中保健用。 1-大椎 定位: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上。 功能:清热解表,温通阳气。 适应症: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 2-肺俞 定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能:养阴清热,调理肺气。 适应症:咳嗽、气喘、鼻塞、流涕等。 3-脾俞 定位: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能:健脾利湿,益气和中。 适应症:消化不良、腹胀,呕吐,泄泻、水肿等。 4-肾俞 定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能:滋阴壮阳,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适应症: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耳鸣,咳嗽,气喘、腰痛等。 5-关元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功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适应症: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等。 6-气海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功能:益气助阳、调经固经 适应症:虚脱,厥逆,腹痛,泄泻等。 7-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 适应症:保健要穴,治疗咳嗽、气喘、心悸、气短、胃痛、腹胀、泄泻等。 操作方法: 艾灸时一手持艾条使点燃的一端距施灸穴位上方2-3厘米,热度以自身能够耐受为度,灸至局部皮肤发热有红晕。每日1次,每穴每次10--15分钟。 若用艾灸点燃熏烟消毒,平方左右的屋子可用常规直径2cm,长20cm的艾条的一半进行熏消。每日可熏消1次。 温馨提醒: 上述几个穴位,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大家在家可随时自我操作。灸后可适当通风。艾灸操作中注意不要烫伤,灸后剩余未燃尽的艾条要确保完全熄灭。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让我们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自身免疫力,共同携手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战! 赶紧告诉家人朋友吧! 禅颐灸大夫商城春节不打烊 艾制品全场有售 艾条、艾柱、足浴包、艾灸宝... 手慢无! 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