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凤凰蛋”大家是不是会直接联想到它↓↓↓ 小编很遗憾的告诉亲们,它不是一道菜哦~ 那么 它是啥呢? 接下来就让小编揭晓它的真面目 不少亲们要说:what?我读书少,表骗我 小编可没有骗大家哦,在南平可真存在呢。 武夷山药茶——凤凰蛋 凤凰蛋是最广、最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家常药茶。因它的形状像鸡蛋,仅有拇指般粗,又与凤凰衔药的传说有关,所以当地百姓称其为“凤凰蛋”。 武夷山凤凰蛋与药王孙思邈的传说 在武夷山的西北面有座药王庙。传说是武夷山古代乡民为纪念唐代药王孙思邈在武夷山采药济民的事迹所建。唐朝时,孙思邈为配制他的《千金方》,千里迢迢来到武夷山采撷草药。他早就得知武夷茶的药用功效非同一般,于是他在武夷跋山涉水,研究武夷茶的药用性能。时值盛夏,五月初边,由于酷暑早临,武夷山一带的老百姓正身染热疾,几乎成瘟。孙思邈见此情景,急忙用自己采来的各种草药进行配方,给患病的村野百姓服用。令其遗憾的是,他亲手配制的草药却不灵了。 看着患病的村民一个个地暴病而死,孙思邈心急如焚。他又一次冒着炎炎烈日深入山涧寻找草药。忽然头顶上飞来七只凤凰,盘旋着,鸣叫着。原来这些凤凰是神农放飞的神鸟,它们受神农之命为武夷君看守仙草灵芝。武夷君得知孙思邈来武夷山采草药是为了拯救患病的村野百姓,于是就令这七只凤凰去最险要处的悬崖上衔来汤头和药引。凤凰们还带着孙思邈去找来七块不同年代的虹桥板屑片,找来野牛七年前遗留在七座不同山头上的牛屎干,找来七根古樟的根,七片古楠的尾梢叶,找来太上老君在武夷山七处炼仙丹的炉灰,舀来七个不同泉眼里的泉水,找来七种不同土质上生长的茶叶……经过七天七夜的忙碌奔波,凤凰终于让孙思邈找齐了四十九种药引,然后生下七枚凤凰蛋便随武夷君的招唤而去。 孙思邈回到村里,认真地将各处采来的茶叶与药草进行配制,然后送给患病的村民服下,许多奄奄一息的病人得以救治。从此乡间百姓就把这种神奇的草药称为“凤凰蛋”,当地百姓为感戴他的恩德,在孙思邈制作过“凤凰蛋”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药王庙。 “凤凰蛋”从此在武夷山村野民间广为流传,千百年来成为当地百姓的居家良药。每年端午节,武夷山村野之民都沿袭这个传统,几乎家家都会制作“凤凰蛋”。它的制作时间和文化观念与端午节文化有关。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祛五毒的习俗。武夷山村民将一年各个不同季节采撷来的近百种药草,晒干收藏好,临近端午节时,进行捣捻粉碎备用。端午节这天中午时(12点),将平日里念的经纸稔及请道士画的符纸,一并烧成灰,溶入井水,洗米水,和上汤头,加入一些宗教、巫术色彩的物质,与近百种草药粉末拌匀后,搓捏成椭圆型的丸,烘干即成。 而今制作的凤凰蛋药草种类及汤头药引,有以下原料:对子藤、鱼腥草、山苍籽、五爪金龙、金银花、车前草、葛藤、松针、杉针、樟树根、淡竹叶、鸡血藤、草莓、还魂草、益母草、香附子、薄荷、桂皮、桔子皮、香圆皮、夏枯草、竹子花、大艾叶、山豆根、石菖蒲、乌地茄、山楂等。还有带玄巫色彩的药引,如棺材板屑,旧门槛木片,尿桶硝(胺),破斗笠,破蓑衣,破草鞋,楼梯齿,马凳木屑,坟头土,灶心土,黄牛屎干。另加七处社王爷的香炉灰,七户人家的后锅水,七处井水或泉水,七户人家粽子各一个,七处碓房的水,七个桃核,七个田螺等等49种。不过,简化了有些烦琐的工序,省略了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药引,制作时仍少不了要用到武夷茶叶,用到田头地脚都有的药草。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配方,而且疗效显著。 小编补充 凤凰蛋的功效很多,主治:清凉解暑、中暑发痧、外感风寒、头晕头痛、痰利湿、食积腹痛、胸满腹胀、呕吐泄泻、醒脾开胃、舟车开胃、肠炎、清热泻火、痤疮热痱等。是武夷山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家常药茶,被村民们认定为看家良药。因它的形状像鸡蛋,仅有拇指般粗,又与凤凰衔药的传说有关,功效好,很金贵,所以当地百姓称其为“凤凰蛋”。 作者简介 黄睦平,笔名老木,新闻记者,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延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以来致力于闽北民间文化、旅游文化、风俗民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出版《闽北民俗》《俗话闽北》《点点罗》《梅朵朵》《闽北民俗由来》等专著。 新书简介 《闽北民俗由来》,生于斯,长于斯,而传于斯,真正是闽北本土的故事。其朴实无华,妙趣横生,值得一读。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本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 鱼离开水24小时不死,而且还可保活好几天?真的吗? 编辑:小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