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圣说药茯苓利水治痰之神品

时间:2021-3-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茯苓首载于《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生用,以体重坚实、断面细腻者为佳。单用皮,称为茯苓皮,长于利水;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称为赤茯苓,其性凉,长于渗利湿热;茯苓菌核生长中抱有松根者,称为茯神,长于宁心安神,松根称之为茯神木,具有安神之功。

仲圣平台中药饮片·茯苓

茯苓的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利水作用

茯苓的利水作用最早记载于《本经》,即“利小便”,再结合其主治“口焦舌干”来分析,显然属于水湿内停所致。茯苓利水时,既可以作汤剂,也可以作丸、散剂。通过分析张仲景的用药规律,茯苓作汤剂时常与甘草配伍,如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等。药理研究发现,甘草酸能够增加茯苓酸的溶出度。而茯苓用作丸、散剂时可不受甘草的影响,如肾气丸、当归芍药散、五苓散等。

2.治疗口干、口渴

《本经》记载茯苓主“口焦舌干”,《名医别录》载其“止消渴”,说明茯苓能够治疗口干、口渴。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3.治痰作用

《金匮要略》之小半夏加茯苓汤主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系由于痰饮内停所致;半夏厚朴汤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是由于咽喉组织水肿所致;二陈汤历来被认为是治痰之基本方,方中除半夏、陈皮外,茯苓也是一味很重要的治痰药。是故,茯苓历来被誉治痰之神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4.镇静作用

悸,即心悸,属于心神不安的范畴。《伤寒论》第65条之苓桂甘枣汤主治“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注云“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第条理中丸方后注云“悸者,加茯苓二两”。以上三条均说明,患者出现“悸”,即可以用茯苓。

性味归经

甘淡,平。①《本经》:"味甘,平。"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入心、脾、肺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大阴,足大阳、少阳经。"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肾、肺。"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小肠三经。"④《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各家论述

①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②《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③《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④《汤液本草》:"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⑤《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⑥《纲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胺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异。《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移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泻、白补,李杲复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发前入之秘者;时珍则谓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分,白入气分,各从其类,如牡丹、芍药之义,不当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则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张元素不分赤白之说,于理欠通。"

⑦《本草经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大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⑧《本草正》:"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⑨《药品化义》:"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间痰气。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于烦渴亦解。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⑩《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

⑾《本经疏证》:"夫气以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即气阻,气阻则水淤。茯苓者,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以水为事,观于仲景书,其显然可识者,如随气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汤);随水之淤而化气(五苓散);气以水而逆,则冠以导水而下气随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水以气而涌,则首以下气而导水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诸加减汤);水与气并壅于上,则从旁泄而虑伤无过(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戎盐汤、茯苓泽泻汤);气与水偕溢于外,则从内挽而防脱其阳(防己茯苓汤);气外耗则水内迫,故为君于启阳之剂(茯苓四逆汤);气下阻则水中停,故见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凡此皆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使请者条鬯,浊者自然退听,或从下行,或从外达,是用茯苓之旨,在补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矣。"

仲圣中药饮片·茯苓

仲圣平台中医药事业部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建议收藏!周静

负责区域:陕西辽宁四川江苏黑龙江

蒋东峰

负责区域:河南、贵州、山西,吉林、福建

张兴

负责区域: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浙江

赵生

负责区域:河北,山东,江西,广东,广西,新疆,内蒙,上海,天津,北京

今日惊喜仲圣师友进全国最好医药平台的中药!

(此截图来源于仲圣师友反馈,真实有效!)

编辑:茯苓校对:甘草白芍肉桂大黄

仲圣中药材

▼你会煎煮中药吗?小编来告诉您!

白前干姜桂皮滑石花椒

乌梅知母紫苏子菟丝子

紫菀骨碎补苦杏仁淫羊藿

当归砂仁升麻连翘常山

吴茱萸天花粉姜半夏制附片龙骨

磁石厚朴泽漆山药川芎柴胡

黄芪葛根白术

桃仁泽泻麦冬炙甘草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人生总会遇到一些迷茫彷徨的节点,但岁月不会凭空给你惊喜。没有谁的经验能全盘指导你的人生,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勇敢去尝试,你的每一次努力,都在增加面对这世界的底气。努力这件事,值得你去坚持一辈子。

新的一天,早安!

编辑:茯苓校对:甘草白芍肉桂大黄

导师介绍

涂华新

讲座介绍

十七问《仲圣经方临床实战讲座》

世界都在聚焦仲圣平台

仲圣经方医学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涂华新导师受邀赴马来西亚讲学

师友见证(部分)

山西▏河南▏山东▏湖南▏

浙江▏广东▏广西▏

福建▏重庆▏海外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开始啦,希望仲圣平台的文章能够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

开课通知

年12月21-24日,中国?郑州,仲圣平台将邀请知名中医、经方临床实战家涂华新先生讲授经方,本次讲座诠释中医精髓《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力量,揭秘大病、难病的思路以及方法,让您快速成名,造福一方百姓!-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