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味辛温,有毒,辛归五脏,散痈疽,治?疮,除风邪,杀蛊毒气,独子者最良。 《食疗本草》孟诜 热。除风,杀虫、毒气。久服损眼伤肝。 治蛇咬疮,取蒜去皮一升,捣以小便一升,煮三四沸。通人即入渍损处,从夕至暮。初被咬未肿,速嚼蒜封之,六七易。 又,蒜一升去皮,以乳二升,煮使烂。空腹顿服之,随后饭压之。明日依前进服,下一切冷毒风气。 又,独头者一枚,和雄黄、杏人研为丸,空腹饮下三丸,静坐少时,患鬼气者,当汗出即瘥。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 生辛热,熟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制腥臊鳞介诸毒。入药以独子者良。昏目损神,不宜多食。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症,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咸忌之。子苗皆可盐藏,叶亦可茹,性味相似。 干湿霍乱转筋,噤口痢,鼻渊鼻衄不止,并捣蒜贴涌泉穴。水肿溺闭,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杵,摊脐中。 喉痹肿痛,诸物鲠喉。并以大蒜塞鼻中。 阴疽阴毒,以蒜片安疮顶,艾炷灸之。 蛇、蝎、蜈蚣咬。杵蒜封之。心腹冷痛,虚寒泻痢。陈年老醋浸大蒜,食数颗。 《本草经集注》 辛,温。归脾、胃、肺经。 消肿,解毒,杀虫。 1.用于痈疖肿毒、癣疮。大蒜有消肿、解毒、杀虫功效。如《食物本草会纂》方,用独头蒜三、四枚,捣烂,入麻油和研,厚贴肿处,干再易之,可消一切肿毒;《外科精要》治痈肿初发,用独头蒜切片贴肿处,再以艾火灸之,能增强消肿作用。又治头癣,用蒜切片外擦或捣烂外敷,均有效。 2?用于肺痨、顿咳、痢疾、泄泻。大蒜解毒作用甚强,临床用治上述病证有一定疗效。治肺痨可用紫皮蒜去皮30g,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钟捞出,将梗米3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入粥中;另用白及粉3g和入蒜粥同吃。以上为一次量,每日早晚各一次,可连服三个月。治疗顿咳,用紫皮蒜30g,捣烂,加两倍凉开水,泡十二小时,滤汁,服时加白糖适,每服一汤匙(5岁以下小儿减半),每日三次,连服10?15天。治痢疾、泄泻,可以食生蒜,也可煎汤服,或用10%的大蒜浸液l00ml作保留灌肠,每日一次,连用六日。 2. 用于钩虫、蛲虫病。大蒜有杀虫作用,可配伍槟榔、鹤虱、苦楝皮等驱虫药以增强疔效。对钩虫病,本品还可作预防用,在下田劳动前,将大蒜捣烂,涂于四肢;对蛲虫病,本品又可作为外用,将大蒜捣烂,加入菜油少许,临睡前涂于肛门周围。 此外,还可用本品防治流感,治疗食蟹中毒等。 外用适量,捣敷,切片擦或隔蒜灸。内服3?5枚,生食、煎汤、煮食均可,或制成糖浆服。 阴虚火旺及有目疾,舌、喉、口齿诸疾均不宜服。本品外敷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故不可敷之过久。灌肠法孕妇不宜用。 —END— 学中医精品资源汇总中医治疗方法大全认识每一味中药中医养生方法资源汇总中医养生理论资源汇总中药方剂资源汇总食疗药膳资源汇总中医辩证诊断方法诊断、治疗、学中医、学手诊、根治近视眼 扫码加好友↓↓↓↓↓
精彩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