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蛋鸡腹泻是家禽机体机能与环境不适应所表现出消化道的临床症状,往往延续夏季高热高湿与秋凉的交替所形成的腹泻。表现为:鸡拉水样稀粪,有的夹杂着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颗粒渣。患腹泻鸡群采食基本正常,但饮水量增加,蛋鸡产蛋率上升缓慢,可能已经进入深秋,产蛋率还没有达到93%以上,一般达产蛋高峰以后,停止拉稀。拉稀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暂时有效,停药后复发。蛋鸡腹泻危害:腹泻疾病不仅影响蛋鸡产蛋率和蛋壳品质,还会导致产蛋周期缩短、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可能会影响0.2-0.4的蛋料比,也就是一个鸡蛋至少要多消耗10克饲料。总结蛋鸡腹泻的几点原因:腹泻的原因和机理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随原因机理、病程长短不同,其症状、病变及诊治措施也不一样。1、蛋鸡过食腹泻:蛋鸡从高温高湿到昼夜温差过大期,家禽机体恢复身体需要大量营养物质的吸收。天气温度的转凉,采食量自然增加,但肠道的结构粘膜没有完全恢复,饲料中的蛋白质及粗纤维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从而刺激肠道加快代谢,使得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蛋鸡腹泻病的发生。2、饲料因素:产蛋期蛋白质的水平过高,能量不足,配方的合理性不精确,导致机体吸收不完全,从而刺激肠道,导致粪便发黄发稀,饲料转化率降低。3、家禽免疫水平不够高,发病滥用药物引起的腹泻:家禽在夏季的体重损失,蛋白能量等营养元素的缺乏,免疫水平普遍偏低,新城疫、感冒就会发生问题,我们就会投入一些抗病的药物,肠道难以吸收或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以及使用劣质的脱霉剂含有大量的蒙脱石,如长期或超量使用也易引起腹泻病的发生。4、环境因素:秋季昼夜温差大,鸡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温降低,不少鸡场会发生腹泻。5、新玉米霉菌毒素造成蛋鸡腹泻新玉米,水分大,易发霉。新玉米的淀粉没有后成熟化,营养价值不高,能量不足,不利于消化的纤维结构偏多,有自作聪明的农户添加油脂,结果适得其反,更会加重腹泻。秋季腹泻在中医讲:从脾论治—治以补脾升清,治泄泻之根源脾脏者,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居中焦与胃相合,主运化水谷、运化水湿、输布精微,维持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邪阻滞于肠道,肠道传导失司,故致泄泻;又因湿盛困脾,脾失正常运化之职,肠道功能失司,故作泄泻矣,既所谓“脾虚湿困”。脾虚湿胜是导致本证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治疗以健脾补虚祛湿并用。从肾论治——治泄泻之下源,泄泻虽病在脾胃,但与肾密切相关如《普济方》云:“泄为脾恙,而不知肾病有泄焉。”肾为先天之本,肠的传导功能依赖于肾阳的气化、温煦及肾阴的濡养、滋润;肾藏五脏六腑之精,也有赖于脾的滋养与化生。故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属先天与后天关系;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若肾阳不足,火不暖土,脾脏失于温煦,则为脾虚泄泻;若脾阳不足,累及肾阳,致命火衰微,可见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滑泄等。另外,尚有因肾气虚,固摄无权而致。以肝论治、肝脾不和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病因病机:一是由于脏腑不和或外因伤肝,肝气郁结,横乘脾土,运化失常而致泄泻。二是脾气受损,脾失健运,土反侮木,肝失疏泄而致泄泻。治疗原则是益肝扶脾。正确诊断,合理用药。在饲料中添加护丹福,联用保护修复肠道结构和粘膜完整性及平衡菌群的添加剂。不建议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万能药,平常如果蛋鸡没有发生肠胃病,频繁地使用抗生素防治肠胃病,后面一旦发生肠胃病,再用抗生素治疗,就会因发生细菌耐药性而效果打折。建议肠胃病平时能预防的预防,预防可以用精油(常便利)+酸化剂(壹笑宝)+脱霉剂复合制剂(霉克)或者生物酶(脱霉汤)+益生菌(高乐高)。特别是秋季,肠胃病高发季,再加上目前饲料高价,饲料替代原料多,毒素也不少,问题更多,保护肠胃的药物不能掉以轻心,不然发病了,这么贵的饲料因为消化吸收不好,被拉出来,那就很可惜。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