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谦,男,汉族,年12月出生,首届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中共党员、北京中医学会原会长、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都医科医院原中医科主任方和谦教授,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1.降脂汤 陈皮30g,焦神曲15g,莱菔子15g,郁金10g,焦山楂10g。 水煎服,每日1剂。 健脾化痰,化浊降脂。 治疗高脂血症。 于青,刘新桥,孙波?方和谦教授验方降脂汤治疗高血脂症[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和肝汤 当归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柴胡10克,茯苓12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苏梗6克,大枣4枚,薄荷(后下)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1剂。 养血柔肝、健脾益气、疏肝理气解郁 治疗肝胆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心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滋补汤 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熟地黄9克,白芍9克,当归9克,官桂5克,陈皮9克,木香5克,大枣4枚。 水煎服,每日1剂。 益肺、养心、健脾、和肝、补肾于一方 补虚扶正 4.宣通清降方 紫苏叶10克,防风6克,薄荷3克,蝉蜕5克,桔梗10克,苦杏仁10克,前胡10克,牛蒡子10克,生甘草6克,枇杷叶6克,川芎6克,白僵蚕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辛温解表,宣通清降,润肺止咳。 咳嗽,受凉感冒,喷嚏连连,流涕不止,头昏头沉,咽痒而咳。属风寒不解,肺气不宣者适用本方。 5.宣肺利咽法 紫苏梗6克,桔梗10克,苦杏仁10克,前胡10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炙桑白皮12克,荆芥5克,白前10克,炙紫菀10克,炙百部10克,薄荷(后下)5克,酒黄芩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止咳、宣肺、利咽。 咳嗽,燥伤肺气,肺失宣肃降,咳嗽耗气伤阴,咽干咽痛。症见口干、胸闷、舌红苔白、脉缓。 6.止咳化痰方 紫苏梗10克,苦杏仁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薄荷5克,麦冬6克,炙紫菀10克,白前10克,炙百部5克,陈皮6克,炙甘草5克,炙桑白皮10克,炙枇杷叶10克,五味子3克,淡干姜2克,大枣4枚。 宣肺平喘,止咳化痰。 久咳,久患喘咳,感冒后加重。属风寒袭肺,肺失肃降者适用本方。 7.苏子降气汤 炒紫苏子6克,陈皮10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6克,北细辛2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桂枝10克,厚朴6克,干姜2克,太子参15克,百合12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调和肺气。 喘病,喘病表虚,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喘,憋气,眼睑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气管肺气肿等。症见不咳嗽,气喘,咳白色泡沫状痰。 8.扶正养阴方 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生熟地各10克,百合15克,川贝母6克,苦桔梗10克,炙甘草6克,白芍6克,北沙参15克,玉竹10克,炙紫菀10克,知母6克,藕节15克,炙枇杷叶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滋阴清热,凉血止咳。 咳血,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合并感染。 咳血是指血由肺或气管外溢,经口咳出的一种症状。 9.甘温除热方 西洋参(单煎兑入)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陈皮6克,白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柴胡10克,炙甘草10克,炒谷芽15克,玉竹15克,炒白扁豆15克,砂仁(后入)3克,炒山药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益气养阴,止泻退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高热,恶心欲呕,腹泻不止。属元气大虚,气阴两伤者适用本方。 10.百合固金汤 百合15克,生地黄10克,玄参10克,川贝母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炙紫菀15克,仙鹤草15克,藕节12克,芦根15克,苦杏仁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咯血,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 脾胃虚弱加白术、淮山药;痰中带血加茜草、藕节。 11.补中和胃方 党参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6克,陈皮10克,法半夏6克,砂仁(后下)5克,焦神曲6克,莱菔子5克,炒枳壳6克,干姜2克,大腹皮5克,藿香5克,炒谷芽15克,大枣4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补中和胃。 慢性胃炎,胃脘胀痛,恶心、呃逆、呕吐、腹胀、头晕。属脾胃虚弱,气机不畅者适用本方。 12.滋阴清热方 银柴胡6克,青蒿10克,酒黄芩5克,知母6克,牡丹皮10克,炙甘草6克,熟地黄12克,当归6克,茯苓10克,车前子(包)10克,滑石15克,生薏苡仁15克,白茅根10克,佩兰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滋阴清热。 低热,汗出阵发,瞬间则过。手足心热,阴虚内热。 手足心热症状好转,可服用本方去青蒿。 13.小柴胡汤 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 和解表里,和调肝胆。 1.外感病:适用风寒外感,病在上焦者。2.内伤病:胃肠病、肝胆胰病的常用之剂。3.尿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并败血症。4.妇科月经病。 小柴胡汤加减系列方甚多,可与多种方合用。 14.心下痞满和中方 陈皮10克,法半夏6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竹茹6克,枳壳6克,干姜2克,薄荷5克,佩兰6克,莱菔子6克,炒谷芽12克,焦神曲6克,生稻芽10克,麦冬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调理脾胃,升清降浊。 心下痞满,胃脘胀满,呃逆,厌油,脾胃不和,升降失调。 15.健脾渗湿方 党参10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炙甘草5克,炮姜3克,莲子肉6克,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大豆卷10克,伏龙肝15克(布包先煎)。 水煎服,每日一剂。 健脾渗湿,理气和中。 久泻不止,脾胃虚寒,气滞湿阻,每日泄泻三四次,腹胀不适,常有肠鸣。适合慢性结肠炎患者,一般采取清利湿热、佐以活血化淤治法。 16.口腔白斑方 生、炙甘草各5克,生薏苡仁2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白茯苓10克,蝉蜕5克,牡丹皮10克,玉竹10克,金银花10克,炒谷芽10克,炒白术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解利湿,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口腔白斑,发于双侧颊部口腔黏膜、舌、唇、牙龈等处。
17.便秘从肝方 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薄荷3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党参12克,紫苏梗10克,香附10克,大枣4枚,陈皮6克,炒谷芽15克,焦神曲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通滞。 便秘,情志不遂,食欲不振,便前胁痛腹胀。症见精神倦怠,面黄少华,形体消瘦,唇干色淡红,舌质嫩红,苔薄白。 18.清心脾伏火方 干生地黄10克,麦冬10克,玄参6克,白花蛇舌草15克,生薏苡仁15克,茯苓15克,焦神曲10克,大枣4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 养心脾、清虚火。 口疮,口腔常反复发作长久不愈。 临床治疗口疮需先辨虚实,实证用清胃散和导赤散,生发伏火,引火下行;虚证用知柏地黄汤,以滋阴降火。然虚火内热者,用药宜甘寒滋阴、清心脾之热。 19.口唇疱疹方 桑叶10克,桑白皮6克,白菊花10克,薄荷5克,桔梗10克,麦冬10克,苦杏仁10克,竹叶6克,芦根12克,生地黄10克,玄参10克,连翘40克,炙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热解毒,化湿通络。 口唇疱疹及舌尖疼痛,咽干伴疼痛。舌苔薄白,舌红,脉平缓。 20.治慢性腹泻方 陈皮10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炒白术12克,木香10克,伏龙肝15克,炒地榆10克,焦麦芽6克,焦山楂6克,焦神曲6克,炒槐花10克,马尾连10克,秦皮10克,大枣4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 疏肝健脾,和血止泻。 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临床上由于情志失调,或原有食滞,或本有湿邪,以致肝气失于疏泄,脾胃受制,运化失常。 21.治顽呕方 炒吴茱萸3克,大枣4枚,生姜2片,砂仁(后下)3克,薄荷3克,太子参6克,法半夏3克,焦神曲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止呕,温中降逆。 食欲不振,精神欠佳,嗳气呃逆,反复呕吐。 22.温化寒痰方 淡干姜3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炒白术10克,北细辛2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10克,炒紫苏子6克,党参10克,麦冬6克,炙紫菀6克,白前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温化寒痰。 咳喘反复发作,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属脾肺两虚,寒痰留饮者适用本方。 23.疏风散寒方 紫苏梗5克,陈皮10克,炙百部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荆芥5克,炙甘草6克,北沙参12克,玉竹10克,炙枇杷叶6克,麦冬10克,炙紫菀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疏风散寒,止咳化痰。 咳嗽反复,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咳嗽,风寒犯肺,肺失清肃。 风寒初起者加防风、紫苏叶和生姜以散邪。 24.桑菊饮 桑叶10克,桑白皮10克,菊花10克,薄荷5克(后下),苦杏仁10克,桔梗10克,连翘10克,芦根20克,荆芥6克,白前10克,牛蒡子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辛凉宣解。内清肺热,外散风热。 发热咳嗽,咳痰,咽痛,汗出。属外感风热,侵犯肺卫,风热郁表,卫外不固者适用本方。另外,对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初起属风热表证者亦有疗效。 25.宣肺解痉法 柴胡10克,半夏10克,太子参12克,炙甘草10克,黄芩12克,鲜生姜3片,大枣3枚,蝉蜕5克,僵蚕10克,炙百部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芦根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7剂。 扶正祛邪,宣肺解痉利咽。 咳嗽,咳痰白而黏,低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 此方套的是小柴胡汤。 26.宣解调肺法 紫苏叶5克,紫苏梗5克,苦杏仁10克,炙枇杷叶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5克,炙桑白皮12克,荆芥5克,白前10克,炙紫菀6克,炙百部5克,薄荷5克,麦冬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温通宣降,解散肺气,兼行化痰止咳。 受凉咳嗽,无痰,胸憋气短,夜不能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外国人都开始学中医了,你还在等什么? 赞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愿看完此文的您,将这篇文章转发布施到朋友圈,多一次转发,多一份福气,功德无量!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