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中医高频考点速记18条 1.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 2.脱血夺气,病情危重,舌无血气充养,则显枯白无华。 3.舌体小,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为虚热证。 4.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5.点刺色鲜红,多为血热内盛,或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为热入营血而气血壅滞。 6.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称为积粉苔,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 7.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者,多为食积,或脾虚湿困。 8.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 9.口干欲饮,饮后则吐者,称为水逆,因饮邪停胃,胃气上逆所致。 10.大便泄泻臭如败卵,或夹未消化食物,矢气酸臭者,多为伤食。 11.寒热往来无定时:指患者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的症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12.战汗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13.雀盲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引起。 14.渴不多饮,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温病营分证。 15.腹痛欲便而排出不爽,抑郁易怒者,多因肝郁脾虚。 16.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衰败者。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17.肝阳上亢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18.心火亢盛证:心火上炎证;心火下移证;心火迫血妄行证;热扰心神证或热闭心神证。 19.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 20.痰浊胸痹症状:心胸窒闷,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黏。苔浊腻,脉滑。 21.肝阳头痛症状: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22.呕吐——肝气犯胃证——加味左金丸。 23.内伤发热——气郁发热——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常用中成药:丹栀逍遥丸。 24.痹症——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浮数。——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常用中成药:四妙丸。 25.带下病——肾阳虚证——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常用中成药:右归丸。 26.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常用中成药:小儿咳喘灵口服液/颗粒、清宣止咳颗粒。 27.小儿泄泻——湿热泄泻——治法:清肠解毒,利湿止泻。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 28.面瘫配穴:风寒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证加外关、曲池;气血不足加足三里、气海;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29.漏肩风以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穴为主。 30.漏肩风配穴:手太阳经证(以肩后侧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者,加后溪;手阳明经证(以肩前区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者,加合谷;手少阳经证(以肩外侧疼痛为主,外展时疼痛加剧)者,加外关;手太阴经证(以肩前近腋窝部疼痛为主且压痛明显)者,加列缺。 一模过后,想知道自己的复习情况如何吗? 笔试考前最后一卷!摸底测试 扫清你的知识漏洞 识别下方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