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 方和谦医案 黄某,女,34岁,年8月23日初诊。 患者自诉胃脘痛5年余,时轻时重。做X片检查诊断为胃窦炎。近2月胃脘灼热胀痛,涉及两胁,遇情绪不佳时加重,口干嗳气,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辨证属肝郁犯胃,胃气失和。治宜调肝和胃。 方用枳壳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6克,炒白芍15克,枳壳10克,枳实6克,制香附10克,川芎6克,陈皮10克,炒黄连2克,当归、麦门冬、浙贝母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上药7剂后,自诉胃胁胀痛明显减轻,大便已畅,仍有口干。宗上方去浙贝母、当归、枳实,加党参12克,蒲公英15克。连服20余剂后,5年宿恙告愈。 按语:本案胃脘痛因肝郁犯胃所致。巴老宗治肝安胃之法,方选枳壳疏肝散。加入浙贝母、炒黄连佐助清肝胃之热;当归助炒白芍以柔肝体;麦门冬甘寒以生胃津。复诊时痛减,方药略加调整,便畅病轻去当归、枳实,热减去浙贝母,加入党参益气和中,蒲公英散结止痛。肝胃同治,收效甚速。 于己百医案 柯某,女,37岁,年5月20日初诊。 患者自诉胃脘胀痛5年。5年前因饮食不慎出现胃脘部胀满,伴泛酸、呃逆、便秘,此后反复发作。1年前在外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不明显,遂来就诊。现症见胃脘部胀满,轻微疼痛,伴泛酸,呃逆,大便干硬,口干不欲饮,疲乏,舌体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属寒热互结,中宫痞塞,升降失调,胃气失和。治宜温脾清胃,平调寒热,消痞除胀,燮理升降。 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黄芩各10克,黄连6克,炙甘草10克,党参12克,煅瓦楞子、海螵蛸各15克,黄芪30克,陈皮12克,代赭石20克,炒麦芽15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升麻10克,薏苡仁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6剂。嘱忌辛辣饮食,适劳逸。 二诊,服上药6剂后,胃脘部胀痛缓解,泛酸、呃逆明显减轻。效不更方,方药略有增减。连服30余剂后,诸症俱失。为巩固疗效,后改汤为丸。又服3料后,自觉胃脘不再痞满胀痛,纳食、体重均有增加,基本治愈。 按语:慢性胃炎患者大多属于脾阳虚弱而胃阴不足。脾阳虚弱则易生寒,胃阴不足则易生热。脾寒胃热则清气不生而浊气不降,必致寒热互结,清浊相杂,阴阳反作,遂致胃脘痞满胀痛、纳呆嗳气、大便不调,诸症变生。因此,在同一患者、同一时期的慢性胃炎中,既可见到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等热证,又可见到饮食生冷或服用寒凉方药即出现肠鸣泄泻、大便溏薄、脉沉缓等寒证。同时,该病常常在受凉、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治疗误下伤中,以致少阳热邪乘虚内陷,郁结心下,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心下痞满,或呕、或利的主方。旋覆代赭汤乃半夏泻心汤去干姜、黄芩、黄连,加旋覆花、代赭石与生姜而成,为仲景治疗气虚作痞、噫气(嗳气)不除之主方。于老师仲景之意,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旋覆代赭汤为辅,又随症增损,去易壅中碍胃之大枣与毛序较多、易刺激咽喉作痒的旋覆花,加降气和胃、消痞散结的莱菔子、枳实,及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芍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收效非常满意。其机制主要在于,半夏能和胃止呕、散结消痞,以除恶心、痞满;干姜与半夏配合,辛开祛寒以和阴;黄芩与黄连配合,苦降清热以和阳;党参、炙甘草扶正以助祛邪,可使中气得复;代赭石、莱菔子苦辛通降,宜于胃虚气逆所致胃脘胀闷、纳呆食少、嗳气呃逆等症的治疗。综观全方,寒热并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标本兼治,服后可使寒热平调、阴阳和谐、升降复常、中气振作。 于老向来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慢性胃炎除在辨病的基础上使用基本处方外,还常常结合临床辨证,灵活加减。胃脘疼痛较甚者,在基本方有芍药、甘草的基础上,加木香10克、白芷12克,以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肠鸣泄泻,大便溏薄,以炮姜10克易干姜,加焦山楂15克,以温中散寒,健胃止泻;纳呆,食少,加陈皮10克、砂仁6克,或焦山楂、炒麦芽各15克,以醒脾开胃,消食导滞;夜卧不安,失眠,加酸枣仁30克、川芎12克,以养心安神;寒偏盛者加细辛、川椒各10克,以温中散寒;热偏胜者,去干姜,加玉片10克、蒲公英20克,以清解胃热;阴虚者,去干姜,加沙参10克、麦门冬12克、石斛10克,以养阴生津;瘀重者,去干姜,加丹参20克、生山楂15克,以活血祛瘀;萎缩性胃炎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以消瘀散结,抑制肠上皮化生,另加黄药子30克或半枝莲30克、山慈姑12克,以抗癌防癌。 另外,慢性胃炎病势虽缓,但病程较长。于老强调治疗该病要缓图,取效贵在一个“守”字,即先以汤剂调治,获效后要守方数十剂,待处方相对稳定后,为服用方便,常常改汤为丸,再连服数料,以取“丸者,缓也”之意,缓图治本。 古今医案云平台 欢迎访问古今医案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