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https://zghy.org.cn/item/435904504229974016 ▍来源 《金匮要略》 ▍组成 茵陈、茯苓、白术(炒)、泽泻、猪苓、肉桂 ▍方歌 五苓散治太阳府, 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饮停。 ▍功能 清湿热,利小便。 ▍主治 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症见身目发黄、脘腹胀满、小便不利。 ▍方解 方中茵陈苦泄微寒清利,芳香质轻疏理,善清湿热、理郁结、利胆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故为君药。 泽泻甘寒渗利清泄,善利水渗湿、泄热;猪苓甘淡渗利,平稍偏凉,善利水渗湿。二者相合,清热利湿功著,以增君药的清利退黄之力,故为臣药。 茯苓甘淡渗利兼补,性平不偏,善利水渗湿,并能健脾;炒白术甘补渗利,苦温而燥,善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消肿;肉桂辛甘而热,温补行散,善温阳通脉、化气行水。三者相合,既温阳燥湿利水,助君臣药祛除水湿;又助阳健脾,使水湿得以运化,故为佐药。 ▍配伍意义 祛邪与扶正并施,主清湿热、利小便,兼理郁结、健脾温阳,故善治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症见身目发黄、脘腹胀满、小便不利。 ▍医案 《名医类案》 江应宿治余氏仆。五月初患泄泻,至六月骨瘦如柴,粒米不入者五日矣,将就木。诊其脉沉细,濡弱而缓。告其主曰“湿伤脾病也”。用五苓散加人参三钱,不终剂而索粥,三剂而愈。 按:湿盛则泄泻。患者病延月余,脾胃大伤,化源枯竭,以至骨瘦如柴,粒米不入。诊其脉濡,湿滞脾胃之征也。故投五苓散渗脾湿而止泄泻,加人参补脾胃以助运化,使湿邪去,脾运健,则胃纳渐复,泄泻自止。 药师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 各位考生,别慌 只要9.9元就可以得到 年药师考试 《药师口袋书》 考点、重点、难点、题眼应有尽有 快速提升通过率 节省备考时间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