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患儿大多数可以在家里护理和治疗,因为家庭护理能够更及时、方便,并且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患儿发生脱水和营养不良,因此需要婴幼儿父母掌握一些护理泄泻患儿的知识。 一、如何判断泄泻? 主要根据两点来判定: ·排便次数 正常小儿每天排便1~2次,但在泄泻时次数增多,轻者4~6次,重者达10次以上。 ·便的形状 正常小儿便呈黄色条状物,泄泻时为稀便、蛋花汤样便、水样便。粘液便或粘脓血便。并且患儿常伴有呕吐、发烧,烦躁不安,精神不好。 二、不同季节泄泻的特点 小儿泄泻有夏季(6~9月)及秋冬季(10~1月)两个发病高峰。 ·夏季泄泻主要由细菌引起,通常为粘液性便,常有腥臭味。 ·秋冬季泄泻主要病毒感染引起,以水样便、稀糊便为多,一般无腥臭味。 三、罹患原因 肠道内感染是引起小儿泄泻最常见的病因,常因以下情况所致: ·婴幼儿进食的水,食物及餐具被病菌污染。 ·添加离乳食品不恰当,如短时间内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给喂食的量太大。 ·给婴幼儿吃含脂肪较高的食物。 ·不小心让婴幼儿肚子 ·肠道外的感染也可引起泄泻,如肺炎,中耳炎,上呼吸感染等。 四、特别提示 以上提到的各种泄泻均为病理性泄泻,病儿需要接受护理和治疗。但是在6个月以内由母乳喂养的小婴儿中还可出现一种生理性泄泻,即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排黄绿稀便,每天要好多次,可小婴儿食欲和精神很好,体重增长正常。这种生理性泄泻不需要治疗,一般在添加离乳食品后便逐渐转为正常。 银耳孢糖治疗白斑是什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