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陈皮都不陌生,喝茶的时候,煮粥的时候,煲汤的时候,都可以放一点陈皮。 生活中用的这么频繁,你到底了解陈皮吗? 首先,聊陈皮之前,先纠正一下大多数人对陈皮的误解: 陈皮不就是橘子皮吗? 非也! 陈皮如果就是橘子皮,那为何不叫橘皮,而叫陈皮呢? 陈,有时间久远的意思。 而陈皮就是久置后的橘子皮。 那要放多久呢? 通常来讲,三至五年。 陈皮 不满三年的,只能称其为橘皮。 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陈皮有着极高的评价:“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功效与作用陈皮,又称广陈皮、苷皮、橘皮、红皮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入药以陈者为佳,故名陈皮。陈皮泡水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等功效。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少吐泻;痰湿阻滞,胃气上逆之呃逆、呕吐;痰湿壅滞之胸膈满闷、咳嗽气逆、痰多色白;解鱼、蟹毒。 1.理气健脾 本品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温而燥,故寒湿阻中之气滞证最宜用之。治疗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等,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若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配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若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腹痛、呕吐、泄泻,可配藿香、苏叶等同用,如藿香正气散;若脾虚气滞,腹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者,可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若脾胃气滞较甚,脘腹胀痛较剧者,每与木香、枳实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和胃止呕 本品善疏理气机、调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治疗呕吐、呃逆,常配伍生姜、竹茹、大枣,如橘皮竹茹汤;若脾胃寒冷,呕吐不止,可配生姜、甘草同用,如姜橘汤。 3.燥湿化痰 本品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治湿痰咳嗽,多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若治寒痰咳嗽,多与干姜、细辛、五味子等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若脾虚失运而致痰湿犯肺者,可配党参、白术同用,如六君子汤。 陈皮小验方 1.虚寒呕吐:陈皮1块,红枣3枚,红枣去核与陈皮共煎水饮服每日1次。 .肠胃不适、口臭:陈皮30g,每日次水煎服。15天1个疗程。 3.健胃消食:山楂5克,陈皮15g,炒麦芽5g,水煎饮用。 4.泄泻下痢:陈皮15g,藿香10g。因虚者,加白术15g,茯苓10g,甘草5g;因实者,加枳实15g,厚朴10g,木香5g。水煎,去渣,温服。 5.干呕哕逆、手足厥冷:陈皮0g,生姜5g。水煎,去渣,温服。 禁忌人群 1.性温,凡外感热病、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 .性燥,长期服用易伤津液。凡自汗、干咳、吐血等有津液耗伤性疾病患者忌大量长期服用;失眠患者慎用。 3.味辛,功能行气,消除积滞,凡气虚,乏力、气短等证者忌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4.有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大便秘结者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 5.内服陈皮煎剂,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并对心脏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心律失常以及血压波动(高、低起伏)者忌过量久服陈皮;脑动脉硬化患者忌单味药大量服用。 6.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忌大量长期服用。 7.功能行气,并对子宫平滑肌有一定作用,孕妇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