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的具体表现和调理方式

时间:2020-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导言: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的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如果你出现了口腔溃疡、口干口臭、牙龈出血、长痘痘、眼睛红肿、嗓子疼、胸闷烦躁等等问题,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用俩字概括:上火。既然上了火,当然是想尽办法下火。去火药、绿茶、苦瓜、菊花、莲子心......总有一个法子能搞定当下困扰你的症状。不过,有这么一类人,虽然常年上火不断,但同时又会表现出很多虚、寒、弱的症状,尤其是身体的中下部。这类容易上火的人,越是用性寒凉、味苦涩的清热泻下之物灭火,虚寒的表现越会加重。哪怕是心烦气躁,就贪了两口水果、一杯冷饮,可能痛经、拉肚子等等问题都会跟着找上门来。如果你被这样的怪现象纠缠许久,那么就该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变成了上热下寒的体质。上热下寒的形成阳主升,阴主降。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也就没有了互动,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反之,只有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发生关联,有了关联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所以,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倘若颠倒了,就会上热下寒。为什么阴阳会颠倒呢?中医认为,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济,体内气血阴阳就无法循环正常,阴阳就颠倒了。人体内的气血阴阳运行有如自然界天地的循环一样。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正常情况下,心火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煦肾阳,人就不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腿脚冷等等;肾水借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不会因为心火亢盛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上热下寒的具体表现对于上热下寒体质的人来说,一般会同时出现下述左右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上热:口腔溃疡、舌疮、嗓子疼、牙疼、腮肿、流鼻血等反复发作。慢性中耳炎、目赤红肿、眼干眼涩、青春痘、甲状腺类问题。下寒:肚腹不温,经常拉肚子、腰膝酸冷,肤色暗沉,女性痛经,男性阴囊冰冷潮湿,手脚冰凉,特别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上热是因为平时的饮食以及作息非常的不好,偏重口味,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都是属于热性,食用之后使较多的热毒进入身体,加重身体的负担,且难以排出,在体内造成淤堵,导致代谢能力下降,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特别是皮肤,会出现长痘、长斑、面色暗沉等情况。下寒就是手脚冰凉,很多女性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个是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暖,贪吃凉食,导致寒气入体,堆积在体内,尤其是下半身的位置,因此这类女性是很容易出现痛经的情况,并且下半身也容易肥大。那对于这些情况的出现,在生活中就需要及时的调理。调理上热下寒的体质病从口入,少吃重口味的食物和一些生冷的食物,多吃清淡、温和食物来缓解身体上身热、下身寒的症状。每天的饮食要规律,一日三餐,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要注意羊肉、辣椒等食物对于这类体质来说是发物,最好是不要吃,面食、米饭、银耳、蔬菜等是首选。在作息上也需要注意,经常熬夜是会使得体内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内分泌出现失调的情况,进而就会导致免疫出现下降,容易受到一些外在病菌的入侵,会加重上热下寒的症状,因此每天必须要早一点休息,让身体各处都得到一个充足的休养,可以提高体内代谢和排毒的能力,减轻身体的负担,进而缓解上热下寒的症状。饮食和作息调整之后,每天要有运动量,使全身血液得到好的循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能力,减少一些淤堵的情况,同时还能释放我们身体的压力,多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对于体内有热毒或是有寒症的,都是有调理作用的。阳不归位,上热下寒,最宜艾灸中医认为,上热下寒的本质在于“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这就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要补阳,二要潜阳(就是把阳气拉下来)。有些上热下寒体质的朋友服用补品后,往往加重了上火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单纯地补了阳,但没有把阳气拉下来,阳气没有归位,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坏事。既能补阳,又能潜阳,非艾灸莫属。一则,上热下寒出现的火是虚火,说明体寒,而艾灸最擅治疗虚寒之症,最为适合;二则,把阳气拉下来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灸腿;三则,艾灸可以阴阳同补,既能补阳,又能滋阴,还能祛除寒湿瘀,消除中焦瘀阻,同时补足中气,帮助脾升胃降……这些都在推动心肾相交。三焦不通,上热下寒第一步:打通中焦打通中焦,祛除湿寒,补足中气,让上下气路畅通,这样火才能下行。否则,艾灸之后,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方法如下:首先,如果上火症状严重,先艾灸膏肓,将阳气引到胸腔;接着,重灸关元——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元气得到补充,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会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将关元和中脘一起艾灸,还可加快驱除阴邪的速度);最后,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像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都是常用穴,脾气虚,可加灸气海;脾湿重,可加灸阴陵泉、丰隆、解溪等。第二步:引火归元对于上热下寒引起的虚火来说,需要把它引到该去的地方——下肢。这时可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需要注意的是: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而且不可缺少,这样做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彻底完成,而且会因为艾灸而让人重新上火。好物推荐(1)

暖脐贴温通中、下焦,适用于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增生、尿频等。调节肠胃功能,对于便秘、腹泻有双向调节作用。

好物推荐(2)很多人胡吃海喝,不重视清理肠道垃圾,吃进去的与排出来的不成正比。久而久之,内毒积聚出现肥胖、便秘、口臭、头昏、乏力、皮肤暗沉、色斑、月经不调、乳腺问题、生殖系统功能异常、失眠、抑郁、焦虑....消食通,调节脾胃运化功能,排肠道湿毒,适用于脾虚,痰饮、水湿、浊毒内停者,属于内毒聚积的都可用。好物推荐(3)

温阳丹(食准字号、药食两用)

我们将定期与您分享移毒疗法及健康管理的专业知识,为人们认识中医的多样性及独特性尽一点微薄之力。

视频

严氏丹药移毒疗法

推荐阅读

严氏丹药移毒疗法简介

喉癌对于男性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如何预防喉癌?

五位中医谈癌症,林杰、李可、吴清忠、刘力红、严浩翔

老中医潘德孚:千万别手术、化疗、放疗,中医真的可以治愈癌症!

泻血(排瘀)疗法,可治百病

中医药非遗传承项目交流展示大会将于年1月8日至1月10在河南郑州举行

寒则积,积则癌!央视:癌症不是用来治的,是用来防的!祛寒就是防癌

解读:阳化气,阴成形!

西医有上百种癌症,但在治疗上却只有三套方法

死精症,阳痿早泄,宫寒不孕,该如何治疗?

只有让中医介入,才能解决当下的“无效医疗”问题

中医惊世发现:疏通经络,负面情绪自然消失!

农药残留,最伤不起的是儿童

倪海厦:只要大便通畅,就不会累积过多的营养去支持癌症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能做些什么?

失眠,即“阳不入阴”。失眠患者,该怎样调理补救?

用中医思维简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治对策

痛风的“帮凶”不止是酒,还有这四种“水”

日本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

特殊时期,更要保证机体免疫力正常,对于防癌治癌也如此!

颈椎病、富贵包最怕一个穴!艾灸以后,好得快!

为何肿瘤怕艾灸?一灸补阳、二灸化阴、三灸强免疫!

艾灸调理子宫肌瘤

前列腺增生如何灸?取穴不多,重灸才有效

中医健康的精髓,揭露疾病的真相,这才是养生之道

十病九寒,湿邪粘滞,不易除之。四个方法让寒气一扫而光

眼睛发出的三个信号暗示肝脏有问题,请尽快治疗,提防拖出肝硬化和肝癌

气虚病多!补气用灸法,心气、肺气、脾气、肾气通通补足

一曲终了,安然入眠

声带息肉别急着切,试试这味药

总是便秘怎么办?便秘原因是什么?

万病之源起于寒,女人体寒会怎样?

肝癌是“沉默的癌症”,身上出现四种不适,应尽早就医

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

子宫肌瘤、甲状腺瘤、乳腺结节,都是肝经上的坏东西,重在疏肝经

肥胖、便秘、口臭、皮肤暗沉、月经不调、失眠、抑郁、焦虑......须清泻肠道

用中医思维破解糖尿病的机理

太溪穴,滋阴益肾大补穴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