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腹泻医案华佗神效方应用

时间:2021-3-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小儿肠胃薄弱,脾常不足,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凡外感六淫,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至泄泻。《古今医鉴·泄泻》中指出:“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吴某,男,8个多月,以腹泻一月余为主诉就诊。患儿母亲述:每日10余次,泻下清谷,伴纳谷不香,睡眠露睛,汗多,小便短少。曾连续几次住院,中西药治疗,时有好转,终未根除。患儿神疲倦怠,面色白,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治宜健脾渗湿,分清止泻。白术12g,泽泻10g,云苓15g,猪苓12g,车前子10g,木瓜5g,苍术10g,石榴皮6g,甘草6g。五剂水煎服。煎药方法:放生姜3片,大枣4枚。先加约超过药面两横指的凉水浸泡30分钟,再用武火煮沸,改文火再煎30分钟,倒出药汁,再加入约超过药面一横指的凉水或热水,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钟,倒出药汁,混合两次药汁,分多次饭后温服,一日一剂。小儿“脾常不足”是泄泻发病的内在因素。祖国医学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主运化,其气宜升;胃主受纳,其气宜降。升降失调,纳运失职,致使清浊不分,则生泄泻。故调理脾胃是治疗泄泻的基本法则。利尿止泻之法常为临床所用,《景岳全书》指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据传华佗治暑泄神方:暑泄,一名伏暑泄泻。治用: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上二味,姜汁煎服,神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