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发秃,只需一味药

时间:2021-6-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上面“医易同修”免费订阅……

疾病查询

健康指导

养生经典

医技知识

有病不求人

张石顽说:“茯苓得松之余气而成,甘淡而平,能守五脏之气。其性先升后降。”《内经》言:饮八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知淡渗之味性,必先上升而后下降,膀胱气化,则小便利。

发秃的形成,多因水气上泛颠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而枯落。茯苓能上行渗水湿,而导饮下降,湿去则发生,虽不是直生发,但合乎“先其所因,伏其所主”的治疗原则。

茯苓是这样一味药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临床应用: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证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用量与用法:10~15g。阴虚火旺者忌服。

方剂举例

五苓散(《伤寒论》):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治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治痰饮停聚,头眩,心悸,咳嗽。

指迷茯苓丸(《医方考》):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生姜。治痰湿内停,流注四肢,肩臂酸痛,两手疲软者。

(选自:《岳美中医学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岳美中,中医学家。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于中医老年病学领域,有新的创见。倡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岳美中大夫是中医学史上的特例,他既无家传,亦无师承,完全靠自学而成的中医大师。博学、精研、宗三家,这是岳美中的治学之道。近期小编会分享岳美中老师自学成才之道的相关报道。向医易同修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