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疗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1-6-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儿推拿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体表现为肌肤柔嫩,肠胃柔弱,筋骨不强,血脉不充,免疫能力低下。生理上的稚弱决定了小儿对外界环境的被动适应性和依赖性。小儿又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最为旺盛,代谢快、吸收快、排泄快、生长也快,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小儿推拿是一种良性的、有序的和具有双向调节性的物理刺激,易被小儿内脏或形体感知,从而产生功效。

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在外易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所侵,在内又易被乳食不节所伤,从而易导致感冒、咳嗽、哮喘等肺系病证及厌食、泄泻、便秘、腹痛等脾胃系病证。有临床研究表明,推拿通过穴位补泻及脘腹部的直接操作,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这种治疗方法不使用药物,又能够起到用药的作用,有时比用药起效还快、疗效还好,没有药物的副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难题。

小儿推拿不但可以治病,还具有保健作用。其一可保护小儿皮肤、五官、脏腑等组织器官,避免和减少其发育中受到的损害,其二可促进与增强小儿组织器官功能,其三对出生后发现的各种畸形或素体的缺陷与偏差有一定矫正作用。如对矮身材小儿的推拿研究发现,推拿可明显促进小儿长高,对脑瘫患儿的治疗也证明,推拿能健脑益智。

小儿推拿的作用

1、提高小儿机体的各项机能。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实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当小儿生病时,可以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非常广,可以治疗发热、感冒、咳嗽、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疾病,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通过按摩,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正气充足,从而起到未病先防的功效;二是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容易发生危急状态,而推拿可以起到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适应症

小儿推拿疗法适用的对象一般是6个月以上、9岁以下的小儿,尤其适用于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9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应用此法,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对按摩的感知力下降,所以疗程相对要长一些。

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广泛,可治腹泻、呕吐、疳积、便秘、腹痛、脱肛、发热、咳嗽、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证。

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的操作程序,一般是先头面,次上肢,然后是胸腹、腰背、下肢。上肢指掌腕臂部穴位,一般均只推左手。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扎实。

小儿推拿分疗程,一个疗程6次,每天一次,一般1到两个疗程。轻的、急的疾病几天即可见效,有的疾病则需要较长时间。捏积最好在既不空腹又不饱食的情况下进行,以防止由于孩子哭闹而引起呕吐。

小儿推拿是一种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外治法,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不仅需要辨证选穴,而且手法上有补有泻,讲究颇多。因此建议家医院由医生进行治疗,如果家长自行模仿,有可能出现偏差。另外,推拿以后,小儿还有一些应该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值得注意的地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扫描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