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知识讲堂三十

时间:2021-3-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0751.html

导语: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疾病,由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而致大便次数增多的疾病,根据泄泻的病因和症状,可分为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和脾虚泻。一般父母都会采取服药、输液等方法来对治。王茹医生从中医治病的方法教大家通过简单的推拿手法来治疗婴幼儿腹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疗效。

本期专家:王茹,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本科学历,现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曾从师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是山西门氏杂病流派第五代传承弟子,擅长治疗中医妇科、儿科疾病。运用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穴位贴敷、刺四缝、放血疗法、小儿推拿、经方治疗月经不调、带下病、崩漏、不孕、小儿厌食、咳嗽、泄泻等。

本期主题:小儿泄泻推拿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弱等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发生泄泻。

1、伤食泻:证见泄泻前有伤食病史,大便量多,气味酸臭,常夹不消化食物残渣,伴口臭、腹胀,多为伤食泻。治则:健脾消食,调腑止泻。推拿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

2、寒湿泻:证见大便稀薄多沫,甚如水样,色淡臭味小,苔薄白或白腻,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多为寒湿泻。治则:健脾化湿,温中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推三关,揉外劳宫。3、湿热泻:证见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泻下急迫,大便臭秽,量多次频,或夹黏液,伴发热、烦躁口渴症,多为湿热泻。治则:清热化湿,调腑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泻法。加清小肠,推六腑,揉天枢。

3、脾虚泻:证见泄泻日久不愈,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夹不消化食物残渣,多于食后作泻,伴形体消瘦、乏力等,多为脾虚泻。治则:健脾益气,固肠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

1.神阙: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缓匀速回旋按揉穴位。

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

2.劳宫:劳宫位于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3.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4.脾俞: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搓热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揉按患儿脾俞穴,以透热为度。

5.胃俞:胃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胖来1.5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每秒1-2次的频率用力点按穴位。

穴位治病解析:神阙温阳散寒,消食导滞;中脘健脾养胃,降逆利水;劳宫清热除烦,疏风解表;足三里通络导致;脾俞健脾和胃,止吐止泻;胃俞和胃助运,消食化积。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腹泻。1.注意调养,在喂养方面应定时,定质,定量。在增加辅食时应注意遵循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先软后硬的原则。

2.注意营养搭配,不宜过食肥甘厚味之品。

3.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应新鲜,清洁;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4.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不要过早断乳,断乳后给予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

5.经常带孩子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供稿/杨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