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时或见到腹泻患者说自己泄泻时多见泡沫,这时可在中药处方中加入几味风药,每多会有不错的疗效,这就是中医治疗腹泻方法中的升提法的运用。 升提法适用于:稀便中夹有气体,泻下泡沫,排便时连续有排气声响,脉诊可能见浮脉。中医将这种现象称为飧泄。因为有气体,便把病因归属于风,治疗时须用治风的药物,如荆芥、防风、麻黄、葛根等。凡是风药,多具有鼓舞胃气上升的作用,胃气一升,大便就不会泄泻,气体也就消失了。 《邵氏见闻录》记载:夏英公得了腹泻症,太医院的医生认为是虚证,用补脾药治疗,始终不效。有一个姓霍的老医生,问明了大便的性状,说这是肠中受风,开了一个有藁本的药方,藁本即是祛风药,服下后,腹泻就好了。 《脉诀汇辨》记载:闽中地区有个太学生张仲辉,常年喝酒、吃瓜果,一天,忽然得了腹泻症,从半夜到天明,泻了二十多次。医生们先给以渗利小便的药,无效,又改为健脾药,泻的更加厉害。后来李延昰看了,六部脉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这是浮脉,认为浮脉是感受了风邪,《黄帝内经》早就提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须使患者发汗以祛风,开了一张有麻黄、葛根、升麻、生姜等发汗作用的药方。先前看过此病的医生嗤笑说:“这书呆子,好奇行险,麻黄是发汗重剂,连伤寒病都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腹泻病却用麻黄,这岂不是用药杀人吗?”张仲辉听了,也犹豫起来,不肯服李延昰的药。可是腹泻越来越重,没有办法了,说道:“服下此药,听命吧!”服后得汗,腹泻很快就好了。 从以上二例,可见飧泄是外风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的症状存在也好,已不存在只剩下浮脉也好,甚至脉象不明显仅从大便看出是泄也好,用祛风药治疗,都能取得疗效。不过脉浮或风邪表证明显的,服风药应当发汗。没有表证脉浮,只是大便溏夹有气体的,服风药是提升胃气,就不需要发汗了。 ——引自《李克绍医学文集》 编辑:陶林审核:刘玉良 刘玉良医生坐诊时间地点: 周二下午、周六全天、周日下午:浙江中医药大学名中医馆(滨江区浦沿路号) 周五全天:杭州刘玉良中医诊所(西兴工商所对面) 周六晚上:萧山方回春堂(江寺路70-98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