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14 肝郁脾虚非痛泻 蒋健中医内科 上海中医院 病因病机与理法方药两者,即为逻辑推理关系,理应先辨证而后定方。若如以“痛泻要方”反推病因病机,则管中窥豹,难见全貌。故此记之。 一般认为,痛泻要方所治痛泻(多见于肠易激综合症),其病机是属于“肝气乘脾”或“肝郁脾虚”,笔者并不以为然。痛泻可以缘于肝郁,也可以不缘于肝郁;反之,肝郁可以伴有痛泻,也可以不伴有痛泻。真正的肝气乘脾所致泄泻乃伤于七情,临床特征是泄泻与情志抑郁不舒并存;或泄泻每发生于情绪紧张及恼怒之后。肝属木,脾属土,因于烦恼郁怒,肝气不舒,横逆克脾,使脾失健运;或因于忧郁思虑,伤脾在先,土虚木乘,升降失职,皆致泄泻发生。诚如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景岳全书·泄泻》也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这类泄泻无论是否伴有腹痛,应首用逍遥散类方而不是用痛泻要方来治疗。 首先,就疏肝解郁、舒缓精神紧张而言,逍遥散的作用要远优于痛泻要方。逍遥散内柴胡疏肝解郁,芍药柔肝缓急,当归养血理气;且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疏缓肝用,更有薄荷辛散达郁,使得该方兼具抑肝与疏肝的作用。痛泻要方内仅有芍药有一定的抑肝作用,但并没有疏肝解郁的作用。 其次,就健脾止泻作用而言,也以逍遥散优于痛泻要方。痛泻要方仅有白术补脾止泻,虽说防风也有一定的“升清止泻”作用,但其作用毕竟是十分有限的,怎能比得上逍遥散中的白术加茯苓? 第三,即便就止痛效果而言,痛泻要方止痛靠的是方内有芍药,但是逍遥散内有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作用更强。 综上所述,逍遥散可以基本覆盖痛泻要方的功用。 以下是一例比较典型的“肝郁脾虚型”泄泻的证治。 李某,女,60岁。有失眠、强迫症、抑郁症,10多年来每日大便2~3次,不成形、伴泡沫,早餐后必有便意,舌暗红,苔黄腻,舌下静脉瘀曲显露,脉细涩。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肝郁脾虚;治以疏肝健脾;逍遥散加味:柴胡12g,白芍12g,甘草6g,当归9g,白术20g,茯苓30g克,薄荷5g,山药20g,车前子30g,马齿苋30g,蒲公英20g,予7剂。 二诊:服上药仅1剂,大便即减为日行1次,且成形、无泡沫,早餐后再无便意,续方7剂巩固疗效。 本案患者素有失眠、强迫症、抑郁症病史,皆属情志之病,归咎于肝。唐容川《血证论》有云:“设肝之清阳不升,则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难免”。证属肝气乘脾,正合逍遥散所治。处方中加山药以助白术、茯苓健脾扶土;加车前子淡渗利水,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大便有泡沫,此“肠垢”也;《金匮要略》有云:“肠垢者,大肠有热也”,舌苔黄腻可为佐证,故再加马齿苋、蒲公英清热解毒,去其肠垢。药仅1剂即见大便成形、泡沫消失。 本案辨证用药着眼于肝、脾、大肠,而以疏肝为主。《张聿青医案》对泄泻发生在早餐前后认为:“肝病也有至晨而泻者,以寅卯属木,木气旺时,辄乘土位也”。药后早餐后再无便意,岂非反证疏肝之功? 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泄泻的唯一难点在于当归的使用。当归有润肠作用,使用不当,有加重泄泻之可能。要使当归既能发挥出养肝血、补肝体以抑肝用的作用,而又避免加重泄泻的不良反应,使用剂量是一个需要靠经验判断的问题;或通过加用健脾止泻药物或加重其剂量,也不失是个预防办法。也可以视症情弃当归不用。 本案无痛泻,所以芍药只用一般剂量可。即使有腹痛,也只消加重逍遥散中芍药、甘草的分量即可。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痛泻要方中防风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如同周知,调整肠道菌群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视点来看,在需要的时候,逍遥散中也可以合入防风同用。但笔者宁肯选用连翘、马齿苋、凤尾草或败酱草之属来解决这个问题。 (图文编辑/李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