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剂认识一下痛泻要方,它有哪些配伍特点

时间:2022-8-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bdfyy/

对于一个人来说,日常生活中,身体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相信有部分朋友可以能会说是感冒,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感冒固然很普通常见,但相比之下,肚子不舒服的几率应该更多一些。

在传统中医方剂里,有一个专门和肚子不舒服有关的方剂,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痛泻要方”。

当然,需要提前说明的是,痛泻要方并不是针对常见的肚子疼拉肚子而设,但这个方剂名字,足以让很多对中医不大熟悉的人产生误解,认为只要是肚子痛拉肚子都能使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方剂。首先看看它的汤头歌诀,以熟悉它的组成:

痛泻要方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补土泻木理肝脾,若作食伤医便错。

从方歌可以看出它的组成: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这个组成里,除了白术和陈皮与脾胃关系密切之外,白芍防风似乎都和“肚子”关系不大,为何却又有“痛泻要方”之名呢?

按照古代医家对这个方剂的解释,认为“伤食腹痛,得泻便减,今泻而痛不减,故责之土败木贼也”。

所以,痛泻要方乃是针对脾虚肝旺引起的痛泻而设,常见有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见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等。

这个方剂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其病机根源在肝旺而脾虚,也就是肝木克土之证。

我们都知道,在疏肝解郁方面,逍遥散更是名垂千古,为什么这里却用痛泻要方呢?

这是由于所谓的肝脾不和其实就是肝气过于旺盛,乃至克制了脾土的运化,导致水谷运化不足,从而出现腹泻拉肚子。

脾运不建反过来又不能更好地滋养肝木,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态势,也就是脾虚不养肝,加重肝旺,而肝旺可以克脾胃,加重脾虚。

肝旺乘脾的一个主要反应就在腹痛腹泻,这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的,中医称之为“土虚木乘”,历代医家对此的意见,都是痛则治肝、泻则治脾。

总结一下,这种肝脾同病出现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泻后则痛可缓减。这就是所谓的痛泻,病机就在肝旺脾虚。

实际上,如果只从病机而言,痛泻要方和四逆散都可以说是针对肝脾不和的。只不过,四逆散的肝脾不和,主要是肝郁脾虚而导致阳气郁遏,而痛泻要方则主要集中在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逍遥散也能调理肝脾,但更主要以肝郁气结为主,其目的主要是放在疏肝上。或者疏肝、健脾、养血三者并重。

肝这个脏腑,体阴用阳,它有疏泄、藏血两方面的生理功能,而逍遥散既能梳理郁结的肝气,又能调补不足的肝血。

而痛泻要方针对的是肝旺脾虚,也可以看成也是一种虚实夹杂之证。肝木之旺而腹痛,似乎是一种实证,脾虚不运而泄泻,似乎就是虚症。此时的调理治法就要健脾柔肝,健脾之运化,柔肝之过旺,肝木调达脾运健化,痛和泻也就没有了。

痛泻要方的配伍,白术健脾祛湿以为君药,芍药柔肝缓急是为臣药,白术和芍药的搭配,就是一种调整肝脾的体现。在健脾燥湿基础上,辅之以柔肝,这样去调和,以纠正不和之肝脾现状,也消除肝木克伐脾土只可能。

而陈皮理气化湿是为佐药,同时还有理气止痛之用。

比较不好理解的是防风,近现代中医认为,它是一味疏散风邪且走表的中药,其实在宋代之前,防风更多用于内伤杂症。比如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就有防风,薯蓣丸、鳖甲煎丸等等,张仲景都用到防风,而且都是以治内为主。

大概从唐宋开始,防风就逐渐被归纳入外感这个范畴,但它确实能疏肝醒脾。肝气条达了,脾胃的运化也就恢复了。

所以,在痛泻药方里,防风其实也是为了疏肝而设,是为使药。同时,由于有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风能胜湿,防风的存在又有“风能胜湿”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痛泻要方里,表面上似乎只有白术一味以健脾燥湿止泻,实际上,防风在疏肝的同时,还能醒脾胜湿以止泻,从而和白芍陈皮一起,组成一个疏肝、调肝、健脾、化湿的方剂。

总而言之,痛泻要方的方名,确实有点误导大家的可能,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配伍含意,其实也就更容易掌握并使用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